渡边淳一的《失乐园》,有人说书名取自弥尔顿的《失乐园》,也有人说取自圣经人类始祖犯罪离开伊甸园的“失乐园”。然而不论哪种,这本书的主题都是从离开一个本应幸福的状态,到达满以为能获得永生的乐园。
我常常觉得幸福和快乐是有区别的。幸福是一种状态,它具备持久性和永恒性,而快乐只是一种情绪体验,它具备的特点是临时性和偶然性。因此幸福有时候并不等同于快乐。生活的幸福有时候表现的是平淡,和家人在一起过着每日重复的生活,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,但是我们在这种没什么激情的岁月中,体验的是幸福。当然幸福中也有很多的快乐,但是生活的漫漫长河中,充斥其间的大多是平淡。因此,当我们舍弃了平淡,而只追求快乐的情绪体验的时候,也许就远离了幸福。
电影《神奇遥控器》的故事主人公,无意间获得一个能快进掉人生中那些不快和平淡经历的遥控器。当人生只剩下升职加薪、彩票获奖这些让人快乐的事情时,他发现人生太过短暂,也就是那么几个瞬间而已。《冒牌天神》更是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愿望实现的刹那喜乐,那么不仅人生,整个世界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混乱状态。
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,他们是幸福的状态。夏娃是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的肋骨所造,两人本是一体的。两人互相尊重,互相关爱,彼此配合完成工作。尽管这种幸福的状态可能是平淡的,甚至是每天重复的,但是这种幸福的状态却是永恒的,也是永生的。
但是这种幸福的状态,却总有人不珍惜,总想着寻找一种临时的激情,体验短暂的快乐。夏娃也许当时就是苦于生活的平淡,而选择了蛇的试探。结果她体验了短暂的快乐,等待的却是永恒的痛苦。也因此失去了永生。
亚当夏娃被迫离开伊甸园,原来的乐园故事,接下来开始了失乐园的序章。失乐园中,人类经历的只有劳苦重担的各种痛苦。
在渡边淳一的笔下,久木和凛子也同样经历了失乐园的过程。
久木是出版社的编辑,临近退休的年纪,家庭美满,女儿已经成家,妻子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。不论工作和家庭,还是人生成就和社会地位,久木都是成功的。也许人生的乐趣不在于成功的巅峰,而在于你向着巅峰奔跑的过程。但是平淡的生活,让久木无法忍受。和妻子再也没有恋爱时期的激情和快乐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波澜不惊。
而作为医学教授妻子的凛子,贤惠端庄,不论到哪里都能吸引一众目光聚焦。和久木一样,她也是社会地位和形象气质,都处于最好的巅峰状态。但是作为医学教授的丈夫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作为理工男,自然就少了文科男的浪漫和制造小惊喜的情趣。生活的平淡,无法满足凛子躁动的内心。
在一个偶尔的场合,他们相识了。也许是相同的经历和境遇,让他们觉得对方才是自己的真爱。他们开始了一种躲避式的地下恋情,这种偶尔相聚的方式,让他们在各自的家庭之外找到了久违的激情快乐。
尽管他们体验着婚外情的快乐,但是又不想失去各自的家庭。他们总以为自己的事情不会被家人发现,每次出门约会总会寻找很远的避人耳目的地方,还要对家里编造各种不能重复、又让人看来平常的理由。他们以为自己逃避了婚姻的不幸,而寻找到了永恒的乐园。
快乐的激情是暂时的,它总会退去,不论这种激情的快乐多么强烈,它都不是永恒。当他们的恋情被双方的家人发现之后,他们陷入了另一种失乐园的状态。如果说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婚姻之初,生活在乐园里,那么很快平淡的生活就让他们陷入失乐园的枯燥中,接着他们相识,开始了婚外的恋情,他们以为自己的人生又重新回到了乐园,但是当他们的关系被家人发现之后,他们又开始了失乐园的序章。
凛子的丈夫坚决不离婚,希望把她困在婚姻的牢笼中;而她的母亲也将她逐出家门,认为这败坏家风。而久木同样如此,只是他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家庭,突然把他抛弃了。一向无可挑剔的妻子知道了事情之后,主动和他离婚,甚至逼着他在离婚协议上签字,女儿也冷落了他,而亲近母亲。一个被家庭抛弃,却被婚姻捆绑,要把她困在传统婚姻中;一个被家庭、婚姻抛弃,成为再也进不了婚姻的游荡者。这是他们的不幸,而这种不幸,恰从违背婚姻开始。
此时他们进入了失乐园状态。
他们知道这种快乐的激情无法恒久,只是因着各自婚姻家庭的平淡使然,那么现在连平淡也失去了。那么这种不能恒久的快乐,如何将他们保留在逐渐平淡的生活中呢?
他们选择了殉情。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最快乐的时候死去,才能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快乐中。然而,正如亚当夏娃的人生所发生的,魔鬼的“不一定死”,最终导致了他们失去了永生。同样,凛子和久木用死亡来留住快乐的方式,也许无法定格快乐,而只是一种毁灭的方式,他们自以为的永生,也许只是终点,再无后续。
真正的幸福是在上帝所配合的平淡的婚姻生活中,而不在婚姻之外的激情里。那些婚外暂时的快乐,不会带来永生,而只能带来毁灭!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